
2022年9月20日
本文作者:UL Solutions 能源与工业自动化事业部资深项目工程师 Sigurd Su
案例:使用标准UL 121201及CSA C22.2 No.213(Nonincend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Use in Class I and II, Division 2 and Class III, Divisions 1 and 2 Hazardous(Classified)Locations)来评估的Division 2产品,包含一个位于点燃回路(Incendive Circuit)的连接器(Connector),但是该连接器在危险环境下不会使用。请问该连接器可否被视为满足Div.2要求的无火花连接器(Normally Nonarcing Connector)?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连接器“不在危险环境使用”的定义,包括以下条件:
-
只能使用在一般环境下,不在危险环境下作正常使用(Normal Operation)或维护使用(Maintenance Use);或
-
只有在维护(Maintenance Use)时可以使用在Div. 2危险环境。
当以下条件全部满足时,上述案例中的连接器可视为满足Div.2要求的无火花连接器:
-
产品可以是开放式(Open Type)或封闭式(Enclosed Type)的结构。
-
装配于产品上的连接器,可以是插座式(Socket-half,Receptacle-half)或插头式(Pin-half,Plug-half)。
3. 如果产品端是插头式的连接器,当裸露的引脚部分没有接在插座上时,该裸露引脚部分通常被视为非带电导体。
通常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引脚为插头式(Pin-half,Plug-half)连接器。然而如果充电的引脚为带电导体,且每个带电导体为单独分别凹陷低于外壳平面,这些引脚可以视为等同于插座式(Socket-half,Receptacle-half)连接器,而非插头式连接器。
4. 如果设备的连接器处于在外壳外面可以被用户碰触,或位于不需要用工具就可以开启的外壳内部且可被用户碰触的情况下,连接器附近需要标示如下或类似警语:
- 警语一:该连接器只能在一般环境使用,不得在危险环境使用
“WARNING – [连接器名称] NOT FOR USE IN HAZARDOUS LOCATIONS”
警语一范例:适用场景为连接器位于外壳外面可以被使用者碰触。
- 警语二:该连接器只能在危险环境作维护使用(Maintenance Use)
“WARNING – [连接器名称] FOR MAINTENANCE ONLY”
警语一与警语二的范例:适用场景为连接器位于不需要用工具就可以开启的外壳内部且可被用户碰触的情况下。
5. 如果设备的连接器处于用户不会接触的状况下,安装手册应清楚说明下列适用情形:
- 该连接器只能在一般环境使用,不得在危险环境作正常使用(Normal Operation)或维护使用( Maintenance Use),且应明确指出连接器名称。
- 该连接器只能在危险环境作维护使用,且使用前必须先断电或确定该场域没有可燃气体存在。
若安装手册提供以上任一种说明,则设备主标签上应标示国际符号⚠(Reference No. 0434B of ISO 7000)。此要求来自UL 121201及CSA C22.2 No.213章节9.2.3。
若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则允许在连接器旁标示国际符号⚠(Reference No. 0434B of ISO 7000),用以取代上述第4点的警语。
- 该连接器只能在一般环境使用,不得在危险环境作任何使用。并且,连接器位于外壳外面可以被用户碰触,但连接器周围空间有限不足以标示警语。
- 该连接器只能在一般环境使用,不得在危险环境作任何使用。并且,连接器位于不需使用工具即可开启的外壳内部且可被用户碰触。
针对粉尘区域(Class II)应用产品,连接器必须具备防尘保护以通过雾化水测试(Atomized Water Test),例如:连接器可配备外盖、小门或某种外壳,不要求用工具开启,但应有铰链铰接或固定式,使得外盖打开时以某种方式持续连接在设备上。
结语
便携式产品经常具备多个外部接口,将每个端口定义为可在危险环境使用,并个别对其执行非点燃回路(Nonincendive Circuit)评估,可能不符合经济效益或无法通过评估。将多数外部接口定义为不于危险环境使用已成常态,即使如此,仍有相关警语及手册要求需要特别留意。我们期望本文能向制造商提供更细致而差异化的专业分析,助力制造商在申请前能先行规划应对。